我校选育的冬小麦品种“陇育6号” 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
2014年1月19-20日,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第29次会议,会议审定通过了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油菜、胡麻、棉花和大豆7种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8个,其中包括我校农林科技学院选育的冬小麦品种“陇育6号”。
“陇育6号”是以“西峰27号”为母本,“89-235-11-2-1”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,原代号陇育0024。其品种特性为:冬性,生育期267-271天。幼苗半直立,株高76-97厘米。穗纺锤形,护颍白色、无茸毛。穗粒数24.6-35粒。籽粒红色、角质、卵圆形,千粒重41.5-46.9克,容重764克/升,含粗蛋白质15.25%,湿面筋32.4%,沉降值29.2毫升。抗条锈性为:苗期对混合菌表现感染,成株期对贵22-14和水4表现免疫,对贵22-9表现中抗,对条中32、33号、水5及混合菌表现感病。总体具有慢条绣特性。9月上、中旬播种,播量以亩保苗22-25万株折算。
在2011-2012年甘肃省陇东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,平均亩产347.31公斤,比对照“西峰27号”增产6.31%。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8.13公斤,比对照“西峰27号”增产6.0%。适宜在我省西峰、正宁、灵台和泾川等地种植。
(农林科技学院 宋曦 孟建军撰稿)